國內單體最大光伏基地項目首批并網發(fā)電,為西北地區(qū)清潔能源供應注入強勁動力
在“沙戈荒”布下光伏矩陣
驅車從寧夏中衛(wèi)市中心去往沙坡頭區(qū)常樂鎮(zhèn),要經受一個多小時山地搓板路的考驗,顛得人感覺“五臟六腑好像都要移位了”。一路戈壁一路荒涼,當視線中出現(xiàn)連綿成片的黑色光伏板時,立刻感受到了某種生機勃勃的活力。它們漫山遍野地靜靜佇立,源源不斷地將陽光轉化為取之不竭的能量。
10月31日,由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北京院)牽頭EPC總承包的國內單體最大光伏基地項目——寧夏中衛(wèi)300萬千瓦光伏基地EPC總承包項目首批并網發(fā)電。
該項目位于常樂鎮(zhèn)境內?!绊椖靠傉嫉孛娣e達11.79萬畝,總投資101億元,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,總共用到170多萬根樁、20多萬組支架,共安裝543萬塊單晶硅光伏組件?!北本┰簩幭闹行l(wèi)光伏項目經理王想來對記者坦言,“這么大體量的項目非常難管理,建設高峰期有6000名工人施工,運輸物料的車隊像長龍一樣。”
管理創(chuàng)新成為重中之重。項目試點應用50兆瓦地塊逐步釋放的分包模式,實現(xiàn)施工資源的精準投放與高效周轉?!拔覀兺菩芯W格化管理,把整個項目分成60個小格子,每個網格50兆瓦,由網格員負責?!惫こ滩恐魅瓮跤袼山榻B,網格之間還進行安裝效率和質量的排名,掀起比學趕超的氛圍。
他們還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工具,為每組光伏支架設置專屬二維碼,實現(xiàn)施工信息全程可追溯,并設立“工序觀摩區(qū)”,有效提升安裝質量一次合格率。
科技賦能則是重要一環(huán):引入吊裝無人機等智能裝備,提升復雜地形條件下的作業(yè)效率;研發(fā)“中衛(wèi)數(shù)字化建設平臺”,融合離線打卡、進度看板、環(huán)境預警等多項功能,有效破解施工區(qū)域廣闊、網絡覆蓋不足帶來的管理難題,確保項目全程可控、高效推進。
站在項目4號平臺放眼望去,由成千上萬塊光伏板組成的矩陣格外壯觀。質量部主任穆育茂帶著記者參觀這里的樣板段時說:“樣板引路很重要,讓大家直觀地看到具體應該怎么干。”
比如,要控制好打樁的垂直度,如果不達標,裝支架會出問題;前立柱和后立柱都要在同一條線上,后續(xù)沒法調;還有灌注樁要確?;炷恋臐沧①|量,高度和垂直度也是控制點,“最多一次拔過八九根樁,也是給別的隊伍的警示”。
常樂鎮(zhèn)境內都是山地,安裝山地光伏還要面對地形復雜帶來的難題。地勘時鎖定了哪些地方可以做鋼管安裝,但實際施工過程中,有些地方打不下去?!拔覀円肓嘶炷凉嘧?,由于混凝土質量不好控制,后面采用了商品混凝土?!蓖跸雭碚f。
在山地安裝,設定好角度是個技術活,關系到如何增加實際使用面積。項目總工黃孔清介紹,起初設計的傾角是20多度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很多地用不了,因為傾角大會有陰影,然后把傾角降到10多度,這樣省出不少地。
大風也給安裝加大了難度。今年2月項目開工時,漫山遍野都被大雪覆蓋,雪化之后刮起了大風。物資部的秦振鐸說,“有一次刮10級以上大風,我想去現(xiàn)場看看吊車機械有沒有固定好,我體重200多斤,一出門站都站不穩(wěn)?!?/p>
管理這個龐大項目的是一支年輕的團隊——130多人,平均年齡35歲。項目經理王想來36歲,綜合辦主任蘇杭才26歲。
“項目部在山上,去趟城里不容易,吃喝拉撒都由綜合辦負責。蘇杭帶著5個還沒成家的年輕人,把130多人的后勤都安排得妥妥當當,確實不容易,給我很大的驚喜?!蓖跸雭碛芍缘乜滟澋?。
項目干完,王想來最近在復盤,他給這個項目的管理打了95分。“工期進度等都干得可以,但有幾個不足,一是物料管理得較為嚴格,因為工期緊的話,首批下料按照70%來控制,會影響工期;二是農民工的管理難度非常大,因為現(xiàn)場不是只有一個門的封閉式管理,而是四面八方遍布施工點,雖然設了很多路障,但還是可能存在一些漏洞,以后不管有多難,還是要建關卡?!?/p>
北京院履約管理部主任李敬澤表示, “2020年光伏和風電業(yè)務開始進入井噴階段,如今中衛(wèi)這個項目將成為北京院的金字招牌?!?/p>
據(jù)介紹,該項目是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,國家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“沙戈荒”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的核心項目之一,也是新能源外送基地的典范工程。項目全容量并網后,年累計發(fā)電量達57.8億千瓦時,每年可實現(xiàn)減排二氧化碳466萬噸、二氧化硫3.39萬噸、氮氧化物5萬噸,為當?shù)靥峁┘s1500個就業(yè)崗位。
1984年,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首次提出了沙產業(yè)理論和“多采光、少用水、新技術、高效益”的沙產業(yè)技術開發(fā)路線。沙產業(yè)理論提出,把沙漠與農、林、草、海并列納入第六次產業(yè)革命的主戰(zhàn)場,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沙漠戈壁的認識,為實現(xiàn)人類與自然和諧發(fā)展、培育和發(fā)展戰(zhàn)略性新興產業(yè)指出了一條新路。
今天,人們正在以全新的視角重新認識和利用“沙戈荒”。



×